2015年8月
我倆都曾經在墨爾本生活過一段很長的的日子,我從中四到大學時代的十多年間都在這裏度過,老婆亦在這裏讀大學。我倆的邂逅,就在她抵步的第一個星期便開始了,我在教會的團契聚會中認識她,緣份就是那麼奇妙,在主耶穌的安排下,她那次的參與,我的人生便全部改寫了。歲月如歌,總覺得我倆活像一本浪漫的愛情小說中的男女主角般,帶點詩情畫意。
求學時期,我倆都忙於學業,只靠父母的零用錢和兼職收入來消費,很少四出遊玩,所以我倆到過的地方不算多。這次的度假,確實能讓我倆追回不少錯過了的趣味。
其實,這次還有另一項秘密任務。為了將來遷回墨爾本居住,我倆開始打聽當地的教育,樓價,醫療福利等的資料。何解要如此秘密?因為我媽對於我放棄工作的念頭十分敏感,還未落實之前,切不能透露半點風聲。
教育方面,我們有時會跟爸媽到小學去,替家姐接我的幾位姨甥放學,順便實地觀察一下,讓兩個女兒看看澳洲的校舍,有個初步的概念。其實我在澳洲也唸過中學,不過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,我想變化應該不會很大吧?相信澳洲的教育程度仍是沒有香港那麼艱深,起碼能讓我釋放多點時間,專注在老婆的病上,生活也會輕鬆點。
住屋方面,每逢附近有房屋拍賣前的開放參觀時,我們都會湊熱鬧。墨爾本這些年的樓價漲幅驚人,無論是獨立屋,或住宅樓宇,都完全拋離我倆的目標價!要是將來真的遷回這裏,恐怕還是要寄居在父母家了。老婆打算在墨爾本先開個銀行戶口,日後在這裏供樓可能用得着,於是我倆到銀行辦開戶,順便查詢貸款的事。可是,開戶的過程卻極不順利,雖然我有澳洲公民的身份,然而我已不在澳洲工作生活,銀行對我的審查很嚴格,職員的態度猶豫(我也在銀行工作,明白近年銀行業致力打擊洗黑錢等金融犯罪),幾經折騰,才勉強獲批准開戶。
醫療福利方面,我們曾到過維省Medicare的部門查詢過,然而獲得的資料不多,家姐曾幫忙打聽過,雖然她是醫生,但對福利政策這些範疇原來也是一知半解,結果這最關鍵的問題仍是交白卷,只好留待回港後再在網上搜尋相關資訊了。
其實,家姐亦曾多次勸我們遷回墨爾本居住,她認為澳洲的醫療水平比香港更高,空氣清新,居住環境比香港好得多,對老婆的治療肯定有幫助。我對這建議大部分同意,然而,我沒有信心在這裏能找到像陳林教授那麼夾得來的好醫生,既有教授級的知識,亦對病人滿有熱誠;而中醫治療肯定不及香港,更無法找到像徐凱醫師那樣有學術水平又有耐心的中醫師。況且,翻查澳洲有關肺腺癌的統計數字,沒錯澳洲人的發病率的確比香港人低,但存活率跟香港似乎沒有分別啊。再者,我最憂慮是語言的問題,這裏看診要用英語進行,跟醫生討論病情和治療將會很困難,醫患溝通的障礙才是最不能接受的事。因此,遷回墨爾本首要的條件,我還是堅持必須看到她的病情完全受控才行。
在這三個星期裏,我們累積到過不少地方,差不多都是巿內的好去處。除了觀光逛街,踏單車也是我們經常的活動,在這個旅程中,兩個女兒最大的收穫,就是學會了踏單車。
![]() |
Docklands, Melbourne |
9/8 我們離開墨爾本,經新加坡回香港。我們在新加坡逗留了三日兩夜,這次老婆在新加坡的好友M小姐,繼續充當我們的嚮導,看着她們再次洋溢着「他鄉遇故知」的喜悅,兩個女兒和M小姐也很要好,整個旅程就在歡樂的氣氛中,畫上完美的句號。
這是最難忘的旅程,滿載着精彩的回憶。我們踏足最美的黃金海岸,登上白茫茫的雪山,又重臨位於赤道的新加坡。帶着抗藥性的腫瘤,主耶穌的恩典卻從沒有離開過我們,讓我時刻看見祂的保守:在雪梨機場讓我戲劇性地找回失落了的行李,使老婆的標靶藥失而復得;在雪山中讓我遇上為我們解困的店主司機,使我們得以全身而退;在墨爾本有家姐周全的幫助,監察着老婆的病情;還有每次出門都總是好天氣,讓我們能盡情享受。雖然旅程結束,我倆的前路仍是困難重重,但有祂與我倆同行,又何愁明天的風雨呢?
蘋果汁先生,蘋果汁太太:願主祝福你們,讓你們就算在困難無助的日子,都能夠好似鷹一樣,有力飛翔。有什麼可以為你們禱告呢?
回覆刪除一位癌症病患者上
Miss Kwan Kwan,謝謝你願意為我倆禱告。抗癌的路已走了差不多三年,近來我感到有點後勁不繼,復職滿兩年了,由於工作太繁忙,使我相當疲累,求主加添我的心力,叫我能像從前一樣,繼續支援蔬果汁太太;抗癌的生活很刻苦,定期覆診、各項檢查治療、蔬果汁、飲食療法、郭林氣功、中藥......實在不容易,求主保守蔬果汁太太能堅持下去;肺腺癌的變數太多,未來的日子如何,沒有人能估計得到,求主帶領我倆前面的路。以上是我倆的代禱事項了。:)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