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
七月的覆診,陳林教授請了假,老婆被分派到其他醫生,平日聽慣了「請進9號房」,這次卻是「請進X號房」,起初我倆還以為聽錯,直至看見他真的不在9號房內,才疑惑地往鄰近的X號房去。
X號房內坐着的是另一位醫生(以下我用X醫生來代表他吧),他帶着口罩,我看不到他的容貌,他的聲線頗年輕,但眼角有皺紋,我估計不出他的年齡。他的語氣相當公式化,感覺帶點冰冷,我不習慣那種距離感,無法暢所欲言,老婆更是全程沉默。
他看了電腦病歷記錄,說:「PWH現在已可申請AZD9291,直接跟藥廠取藥,要的話可以幫妳落個request,下次妳的醫生便會處理。」
我倆聽後很迷惘,PWH不是仍未能申請嗎?他口中的醫生應該是陳林教授吧?這樣做不大恰當,我倆連忙婉拒。我總覺得他不大尊重陳林教授,有點話不投機。
報告結果方面,他說CEA下降至5.2,胸肺X光片比較三月時,所有點都不明顯或看不見了。老婆此時形勢大好,我暗裏歡呼,得意忘形起來,乘勢問:「比較其他病人,她的效果如何?」
他沒有正面回應,只引用數據說大部分病人也有反應,有效率約60%,普遍也能看到CEA下降等。我對他的答覆不大滿意,其實,我是希望醫生能對老婆說些嘉勉的話,以增強她的信心。我沒有罷休,換個方式再問:「假如病人CEA下降至正常值,PET / CT都沒有異常了,那算是如何的情況呢?」
怎料他忽然提高聲線說 :「她已經是第四期,是不會curative(能治癒) 的,你地知架呵(你們是知道的吧)?之前那個醫生沒有告訴你們嗎?」
突如其來的一個「宣判」,我措手不及!過份習慣於陳林教授這個comfort zone,忘卻從前領教過不少只會依書直說的「判官」醫生!然後,他的回答像一盆盆冷水潑過來,看診演變成訓話:也許他認為我倆不應抱有不設實際的遐想,先要作出全面糾正?
(我:那如何才有機會康復?)「只有切除乾淨才有可能cure。」
(我:有沒有病人能吃這藥很久的?)「你們預算這藥能吃9-12個月吧,這是文獻資料。」他回答,像窮追猛打地繼續說:「CEA只是參考,第四期只能見招拆招,即使PET / CT也不能完全看到(癌細胞)。」
(我:如果這狀態能持續多年呢?)「如果幾年後也沒有翻發,那是恩典了,那很恭喜你了!」他語帶着一絲嘲諷地說。
然後,他再次重申:「總之在醫學上,第四期就是不能cure!」
那股權威的氣焰,配合他那未被口罩遮蓋的凌厲眼神,都迸發出來了。
我心有不甘,很想了解他這番立論有何根據,再問:「那麼,這是因為癌細胞殘留,還是肺會自己再生一些新的癌細胞出來呢?」
他大概已沒有興趣再跟我討論下去,只說:「我不是想take away your hope!」
那時我已怒火中燒,但礙於老婆在聽,為免他的言論繼續打擊老婆的信心,惟有克制下來,以和為貴,只拜託他幫忙預約下次的覆診指定陳林教授後,便草草結束離開了。
這次肯定是確診以來,感受最差的覆診了。
4% 存活率所代表的意義,即使我沒有醫學知識,也不難理解其凶險程度,肺腺癌第四期是否 "curative",陳林教授從確診開始當然已清楚說明。至於那些統計數字,基本上都可在互聯網上找到,我更想知道的,卻是醫生的寶貴經驗,是數字以外的真實病例。我既不是在逼X醫生簽字保證能治癒,他又何必處處作出這種期望管理呢?
再者,病人早已日夜擔驚受怕,不少更要忍受身體各種苦楚,如果醫生連半句鼓勵也要吝嗇,每次覆診時還像夢魘般叫他們消極面對,這簡直是加倍折磨……想到這裡,我不禁替那些被X醫生跟進過的病人感到悲哀!假如病人是他的至親,他還會說得這般淡然嗎?
X醫生,難道你認為把我辯倒,確定「肺腺癌第四期不能cure」是鐵一般的定律後,就能代表你的醫術高明了嗎?
常言道,醫者父母心,在病人眼中的醫生,是盡力醫治生命,即使機會渺茫,亦不輕言放棄,雖然仁心仁術的醫生難求,但至少盼望能風雨同路;如果在你眼中的病人,只是苟延殘喘的軀殼,早已預計是個半放棄的失敗病例的話,你還配得上醫生這稱號嗎?
總結這次的覆診,雖然是個不愉快的經歷,但作為基督徒的我,還是應該聽從主的吩咐,為這位X醫生禱告:
主耶穌,求祢幫助X醫生,使他有同理心,懂得去關懷在癌症中受苦的病患,又求祢賜給他智慧和能力,叫他能像祢一樣醫治病人,得以看見統計數字之外成功治癒的病例,從而興起他救治病人的使命感,阿們!
其實相同內容,但唔同表達方法,受者會易接受好多。此醫生只係機械化睇症,冇心。先生太太身體狀態唔錯,相信都可能未受過化療吧?何解先生如此抗拒化療?
回覆刪除我同意,寫這篇文章,希望提醒每位醫生在忙碌之餘,也能跟病人有良好的溝通。
刪除其實,好像很多癌症的治療也是化療為主,只是肺腺癌比較「幸運」,有多些標靶治療的選擇。如果接受化療是能治癒肺腺癌,我相信我不會抗拒蔬果汁太太接受化療,無奈化療對肺腺癌的效果不大,卻帶來很多不適,總覺得接受過化療,以後只有不斷化療,會嚴重損害她的身體和免疫力,所以,當然希望能一直在標靶藥物的舒適區裏,漸漸能達到自力抗癌。不過,理想是美好的,現實又是另一回事,2016年是比較穩定的一年,之後她的病情就變得複雜起來了。
好高興見到你的新文章, 縱然寫的是2年前的事, 但因身同感受, 在我媽上也經歷過. 同路人加油.
回覆刪除謝謝,願主祝福你,加油!
刪除Merry Xmas
刪除爸爸最近確診肺癌,原以為一期,但手術後發現已擴散到淋巴,屬三期。碰巧看到你的文章,有同路人之感。你們最近還安好嗎?
回覆刪除